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聯絡我們 收藏本站
公會新聞  
【 字體: 】【列印此頁】  
修正所得稅法第 4、17、126 條條文

發佈日期:[2011/2/1]    共閱[591]次
    
修正所得稅法第 4、17、126 條條文,並自公布日施行;但第4條第1項第1款、第2款及第17條第1項第1款第4目規定,自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施行(中華民國一百年一月十九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010141號令修正公布)
第 4 條  下列各種所得,免納所得稅:
         一、(刪除)
         二、(刪除)
         三、傷害或死亡之損害賠償金,及依國家賠償法規定取
             得之賠償金。
         四、個人因執行職務而死亡,其遺族依法令或規定領取
             之撫卹金或死亡補償。個人非因執行職務而死亡,
             其遺族依法令或規定一次或按期領取之撫卹金或死
             亡補償,應以一次或全年按期領取總額,與第十四
             條第一項規定之退職所得合計,其領取總額以不超
             過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九類規定減除之金額為限。
         五、公、教、軍、警人員及勞工所領政府發給之特支
             費、實物配給或其代金及房租津貼。公營機構服務
             人員所領單一薪俸中,包括相當於實物配給及房租
             津貼部分。
         六、依法令規定,具有強制性質儲蓄存款之利息。
         七、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及軍、公、教保險之保險給
             付。
         八、中華民國政府或外國政府,國際機構、教育、文
             化、科學研究機關、團體,或其他公私組織,為獎
             勵進修、研究或參加科學或職業訓練而給與之獎學
             金及研究、考察補助費等。但受領之獎學金或補助
             費,如係為授與人提供勞務所取得之報酬,不適用
             之。
         九、各國駐在中華民國使領館之外交官、領事官及其他
             享受外交官待遇人員在職務上之所得。
         十、各國駐在中華民國使領館及其附屬機關內,除外交
             官、領事官及享受外交官待遇之人員以外之其他各
             該國國籍職員在職務上之所得。但以各該國對中華
             民國駐在各該國使領館及其附屬機關內中華民國籍
             職員,給與同樣待遇者為限。
         十一、自國外聘請之技術人員及大專學校教授,依據外
             國政府機關、團體或教育、文化機構與中華民國政
             府機關、團體、教育機構所簽訂技術合作或文化教
             育交換合約,在中華民國境內提供勞務者,其由外
             國政府機關、團體或教育、文化機構所給付之薪
             資。
         十二、(刪除)
         十三、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符合行政
               院規定標準者,其本身之所得及其附屬作業組織
               之所得。
         十四、依法經營不對外營業消費合作社之盈餘。
         十五、(刪除)
         十六、個人及營利事業出售土地,或個人出售家庭日常
               使用之衣物、家具,或營利事業依政府規定為儲
               備戰備物資而處理之財產,其交易之所得。個人
               或營利事業出售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
               日前所持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或公司債,其交易
               所得額中,屬於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
               日前發生之部分。
         十七、因繼承、遺贈或贈與而取得之財產。但取自營利
               事業贈與之財產,不在此限。
         十八、各級政府機關之各種所得。
         十九、各級政府公有事業之所得。
         二十、外國國際運輸事業在中華民國境內之營利事業所
               得。但以各該國對中華民國之國際運輸事業給與
               同樣免稅待遇者為限。
         二十一、營利事業因引進新生產技術或產品,或因改進
               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而使用外國營利事業
               所有之專利權、商標權及各種特許權利,經政府
               主管機關專案核准者,其所給付外國事業之權利
               金;暨經政府主管機關核定之重要生產事業因建
               廠而支付外國事業之技術服務報酬。
         二十二、外國政府或國際經濟開發金融機構,對中華民
               國政府或中華民國境內之法人所提供之貸款,及
               外國金融機構,對其在中華民國境內之分支機構
               或其他中華民國境內金融事業之融資,其所得之
               利息。
               外國金融機構,對中華民國境內之法人所提供用
               於重要經濟建設計畫之貸款,經財政部核定者,
               其所得之利息。
               以提供出口融資或保證為專業之外國政府機構及
               外國金融機構,對中華民國境內之法人所提供或
               保證之優惠利率出口貸款,其所得之利息。
       二十三、個人稿費、版稅、樂譜、作曲、編劇、漫畫及講
               演之鐘點費之收入。但全年合計數以不超過十八
               萬元為限。
       二十四、政府機關或其委託之學術團體辦理各種考試及各
               級公私立學校辦理入學考試,發給辦理試務工作
               人員之各種工作費用。
       前項第四款所稱執行職務之標準,由行政院定之。

第 17 條 按前四條規定計得之個人綜合所得總額,減除下列免
         稅額及扣除額後之餘額,為個人之綜合所得淨額:
         一、免稅額:納稅義務人按規定減除其本人、配偶及合
             於下列規定扶養親屬之免稅額;納稅義務人及其配
             偶年滿七十歲者,免稅額增加百分之五十。但依第
             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分開計算稅額者,納稅義務人不
             得再減除薪資所得分開計算者之免稅額:
            (一)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之直系尊親屬,年滿六
                  十歲,或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
                  者。其年滿七十歲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免
                  稅額增加百分之五十。
            (二)納稅義務人之子女未滿二十歲,或滿二十歲
                  以上,而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因無謀生
                  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三)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之同胞兄弟、姊妹未滿
                  二十歲者,或滿二十歲以上,而因在校就
                  學、或因身心障礙或因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
                  務人扶養者。
            (四)納稅義務人其他親屬或家屬,合於民法第一
                  千一百十四條第四款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第三項之規定,未滿二十歲或滿六十歲以上
                  無謀生能力,確係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二、扣除額:納稅義務人就下列標準扣除額
              或列舉扣除額擇一減除外,並減除特別扣除額:
              (一)標準扣除額:納稅義務人個人扣除七萬三千
                   元;有配偶者加倍扣除之。
             (二)列舉扣除額:
                   1.捐贈: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對
                     於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之
                     捐贈總額最高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百分之
                     二十為限。但有關國防、勞軍之捐贈及對
                     政府之捐獻,不受金額之限制。
                   2.保險費: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直系
                     親屬之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
                     險及軍、公、教保險之保險費,每人每年
                     扣除數額以不超過二萬四千元為限。但全
                     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不受金額限制。
                   3.醫藥及生育費: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
                     養親屬之醫藥費及生育費,以付與公立醫
                     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或經
                     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之醫院者
                     為限。但受有保險給付部分,不得扣除。
                   4.災害損失: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
                     屬遭受不可抗力之災害損失。但受有保險
                     賠償或救濟金部分,不得扣除。
                   5.購屋借款利息: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
                     養親屬購買自用住宅,向金融機構借款所
                     支付之利息,其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數額
                     以三十萬元為限。但申報有儲蓄投資特別
                     扣除額者,其申報之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金
                     額,應在上項購屋借款利息中減除;納稅
                     義務人依上述規定扣除購屋借款利息者,
                     以一屋為限。
                   6.房屋租金支出: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
                     養直系親屬在中華民國境內租屋供自住且
                     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者,其所支付之
                     租金,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數額以十二萬
                     元為限。但申報有購屋借款利息者,不得
                     扣除。
              (三)特別扣除額:
                    1.財產交易損失: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
                      扶養親屬財產交易損失,其每年度扣除
                      額,以不超過當年度申報之財產交易之
                      所得為限;當年度無財產交易所得可資
                      扣除,或扣除不足者,得以以後三年度
                      之財產交易所得扣除之。財產交易損失
                      之計算,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七類關
                      於計算財產交易增益之規定。
                    2.薪資所得特別扣除:納稅義務人、配偶
                      或受扶養親屬之薪資所得,每人每年扣
                      除數額以十萬元為限。
                    3.儲蓄投資特別扣除:納稅義務人、配偶
                      及受扶養親屬於金融機構之存款利息、
                      儲蓄性質信託資金之收益及公司公開發
                      行並上市之記名股票之股利,合計全年
                      扣除數額以二十七萬元為限。但依郵政
                      儲金匯兌法規定免稅之存簿儲金利息及
                      本法規定分離課稅之利息,不包括在
                      內。
                    4.身心障礙特別扣除:納稅義務人、配偶
                      或受扶養親屬如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
                      身心障礙證明者,及精神衛生法第三條
                      第四款規定之病人,每人每年扣除十萬
                      元。
                    5.教育學費特別扣除:納稅義務人就讀大
                      專以上院校之子女之教育學費每人每年
                      之扣除數額以二萬五千元為限。但空中
                      大學、專校及五專前三年及已接受政府
                      補助者,不得扣除。
         納稅義務人或其配偶之薪資所得依第十五條第二項規
         定,分開計算稅額者,該薪資所得者之免稅額及薪資所
         得特別扣除額,應自分開計算稅額之薪資所得中減除;
         其餘符合前項規定之免稅額或扣除額,不得自分開計算
         稅額之薪資所得中減除,應一律由納稅義務人申報減
         除。
         依第七十一條規定應辦理結算申報而未辦理,經稽徵機
         關核定應納稅額者,均不適用第一項第二款第二目列舉
         扣除額之規定。

第 126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但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二
          月六日修正之第十七條規定,自九十四年一月一日施
          行;九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修正之第十四條第一項第
          九類規定,自九十七年一月一日施行;九十七年十二
          月十二日修正之第十七條規定,自九十七年一月一日
          施行。九十八年五月一日修正之第五條第二項及九十
          九年五月二十八日修正之同條第五項規定,自九十九
          年度施行。一百年一月七日修正之第四條第一項第一
          款、第二款及第十七條第一項第一款第四目規定,自
          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九日修正條文施行日
          期,由行政院定之。
【 字體: 】【列印此頁】 【返回】【頂部】【關閉】  
地址:台中市南區有恆街167號2樓 電話:04-22856255 Email:tautc@ms76.hinet.net
社團法人台中市記帳及報稅代理人公會
Copyright © 2005 CYUT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171ms